會員通訊


 
 

榮譽永久會員廖聰明於2018 年6月12日與世長辭

中華民國僑務諮詢委員、前僑務委員、也是南加華人寫作協會榮譽永久會員的廖聰明先生不幸於六月十二日晚間病逝,告別式於七月七日下午在玫瑰崗的Skyrose Chapel 舉行。噩耗傳來,令人悲痛不捨。

廖先生一向熱心公益,為此間僑界聞人,除了本身的旅館投資公司董事長及僑務委員公職外,至少還擔任過十餘個社團的負責人,可能就是太忙於僑務,無暇顧及自己的健康,延誤了治療先機。

我認識廖委員三十多年了,因為是同姓本家,另外在旅舘買賣上常有接觸,往來總是備感親切,對他突然離世,更是備感哀戚。R.I.P. 廖委員!一路好走!

 
     
 


楊華沙 借好萊塢之力 開拍華人移民血淚史

世界日報 記者郭恩汝/聖蓋博市報導  February 23, 2015


金馬影后歸亞蕾(左起)、奧斯卡獲獎編劇巴瑞莫若(Barry Morrow)、華裔製
片人楊華沙、奧斯卡獲獎音效師理察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及妻
子張曼君宣布電影「金釘」籌備開拍。(記者郭恩汝/攝影)



華裔製片人楊華沙(Lisa Yang)22日偕同奧斯卡獲獎編劇巴瑞莫若(Barry Morrow)、奧斯卡獲獎音效師理察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及妻子張曼君,和金馬影后歸亞蕾等電影合作夥伴,宣布中美合資電影「金釘」(Golden Spike)即將開拍。

楊華沙表示,「金釘」是一部有關19世紀到美國修鐵路、淘金的第一代華裔移民的故事。她表示,她代表大聖蓋博地區出席於2009年美洲同源總會 (Chinese American Citizens Alliance)全國代表大會時,提出議案,要求美國國會對1882年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道歉。之後集結全華人及亞裔團體的力量,美國參眾兩院終於在2012年投票通過此案,但僅為抱歉(regret)而非道歉(apology)。楊 華沙說,今年是美國東西橫貫鐵路通車150周年紀念,她希望藉由電影「金釘」告訴全世界人們早期華人對美國的貢獻。為了讓影片品質達到最高水準,楊華沙 說,他們將以好萊塢形式進行製片工作,目前預算為3000萬元,希望能吸引更多投資方,將預算提升至5000萬元。

由於李安曾告訴楊華沙必須拿自己的劇本請好萊塢的專業編劇看過並修改,才有可能符合美 國觀眾的要求,因此楊華沙將劇本交給曾因「雨人」(Rain Man)而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巴瑞莫若。巴瑞莫若認為華人電影的題材大多為歷史王朝、功夫,很少人會替市井小民發聲。他說這段歷史是由一群默默無名、離 鄉赴美討生活的中國人構成,若沒有他們替美國建造鐵路並振興經濟,美國今日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
此外,巴瑞莫若曾於2012年至台灣國立藝術大學演講,還將自己於2009年得到的加州獨立製片獎盃送給台藝大,讓人見識到巴瑞莫若電影大師的風範。

楊華沙此次特別邀請金馬影后、同是台灣國立藝專電影系的同學歸亞蕾參與演出。歸亞蕾表示,即便楊華沙來到美國後從事教育、地產、社區等多方面的工作,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所學,堅持利用影視傳達其對平等、正義的理念,使歸亞蕾義無反顧加入「金釘」的行列。

 

 
 

臺灣華僑救國聯合總會103 年 ( 2014) 華文著述獎優勝名單揭曉

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會員三人獲佳作獎 :

一. 顏文雄 : 『 南加州地區華文文學對當地社會之貢獻 』

二. 游蓬丹 : 『 十年之約 』 等五篇

三. 張玉池 : 『 兩岸對開羅會議歷史應有共識 』等二篇及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民合作反侵略紀念碑建成始末 』一冊

僑聯此項活動每年舉辦, 歷屆本會會員均有多人參與應徵並獲獎。


 

 
 

本會文友嚴筱意獲傑出企業家獎

 【世界日報記者王善言/2014年7月21日洛杉磯報導】被認為是企業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安永企業家獎」(Ernst & Young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近日選出「鑽石國際濕紙巾公司」(Diamond Wipes International Inc.)華裔創辦人暨總經理嚴筱意(Eve Yen)為南加州製造業的「年度企業家獎」得主。
嚴筱意將得以於十一月與全美各地的準決賽入圍者競爭,爭取成為製造業的「全國年度企業家獎」得主。
「華資企業被提名的很少,我對得獎感到很意外也很高興」嚴筱意沒想到能夠過關斬將,成為南加州製造業年度企業家。
自謙從事的是傳統製造業,公司又不大的嚴筱意,認為該獎也是對默默耕耘的員工的肯定和鼓勵。
她說,該公司每年推出新產品,除餐館用溼紙巾,並擴展至旅行、清潔、防曬、防蚊、卸妝、去指甲油等產品,在產品多元化後,也能製造更多商機。
該公司近年繼續擴張,除俄亥俄州 6萬平方呎廠房,奇諾市近 13萬平方呎廠房近日將擴建。

[編按:本會文友嚴筱意,多才多藝,除了寫小說和散文外,也畫畫,更是成功的企業家。]



 
 

副會長 廖茂俊 教洋學生唱茉莉花

【2014年07月20日世界日報記者王善言/爾灣報導】



爾灣Concordia大學針對研究生推出的暑期密集碩士學位,結合前往中國教英文的課程。五年前應聘於暑假教導該計畫碩士生中文及中國文化的廖茂俊說,他的老美學生指出,中國人對外國人很熱情,會請外國朋友到家中吃飯,對外國朋友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但中國人也很好奇別人的隱私,讓外國人感到不快。
為洛杉磯市立學院外語與人文學系終身教授的廖茂俊說,他是在無心插柳下應聘到該校教課,該項暑期計畫叫做「國際問題研究碩士學位」(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對象是大學畢業生,在暑假上完六周包括語言、文化及學術的密集課程後,將被安排到上海、杭州、昆明等地教英文。該校由於是基督教大學,很鼓勵學生透過教英文與國外人士接觸,實地瞭解當地文化。
學生之後依照興趣尋求三種不同主修,分別是國際商業、國際發展及國際教育。
該計畫只要一年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他的工作就是趁著暑假密集上課時教學生中文及中國文化。發現學生通常分兩大類,一種是完全不會中文,一種是有學過中文、但程度參差不齊。不少學生並去過中國,對中國有某種程度的認識。
「我的學生說中國人很有人情味,對他們很熱情,家裡的大小事也會與他們分享」,但洋學生對中國人很喜歡問「你結婚了嗎? 」「你有男/女朋友嗎? 」「你幾歲? 」「你一個月工資多少錢? 」等私人問題,感到不快。
洋學生對中國人的階級意識也不以為然,如他們認為餐館老闆對員工的態度不好,一些農工也未獲得雇主應有的尊重。
另外,洋學生認為,在中國「有關係」很重要,他們說「如果你有關係,別人辦不到的事,你可以辦得到。」洋學生也透露對在中國無法使用臉書及Youtube感到吃驚,但學會「翻牆」繞路使用這些西方社群及視頻網站。
由於中國大陸很流行唱卡拉OK,洋學生到中國一定會被邀請到卡拉OK餐館,因此他在課堂上教學生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茉莉花」、「兩隻兩虎」等學生容易朗朗上口的歌曲,學生也學得津津有味。


 

 
 

李鶴崑理事於12月6日與世長辭
告別式12月13日上午九時在玫瑰崗紀念教堂舉行

本會李鶴崑理事(Thomas Lee) 因肺癌末期,不幸於12月6日晩六時在醫院逝世,享年76歲。
李鶴崑先生,祖籍廣東,1937年生於台灣,台大電機系畢業,留美電腦碩士。曾任總工程師並自創電腦公司。業餘喜愛文藝,書法習隸書、行草、魏碑。國畫宗嶺南派花鳥、蟲魚、山水。舉辦多次書畫聯展,並榮獲去年中國「星海杯」金牌獎。曾任南風國畫學會會長、海外華人書法協會副會長、南加電腦資訊協會理事,亦為本會理事及「永久會員」。
李鶴崑先生告別式訂於12月13日(星期五)上午九時,在玫瑰崗紀念教堂(Rose Hill Memorial Chapel)舉行,地點在:3888 Work Man mill road, Whittier, CA 90601,本會文友可前往送他最後一程。
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 謹啟 2013 年12 月8日

敬輓悼念 李鶴崑笛兄(嶺南國學書法畫家)
慟於2013年12月6日 在醫院病逝

生前撰筆簡歷略述平生,曾戲作打油詩。(節錄誌記下存念)

自幼愛文藝  偏偏讀理工   飄萍渡遠洋  勞碌俗世塵
彈指鬢半白  回首拾丹青  書法喜隸草   國畫崇嶺南
幸得名師拜  水墨教誨詳   勤懇期補拙  步武先賢新
異域揚國粹  不負師恩深。

  悼念賦詩   加州 梁栁英
嗟嘆平庸學子身     勤勞奮鬥感時珍
詩書翰墨皆稱絕     國畫丹青至入神
心願未償君已逝     胸懷壯志別寰塵
高山仰止雕龍藝     痛失才情肝膽人

                             2013年12月8日


 

 
 

本會前會長 王仙女士85日與世長辭

    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第九屆、第十屆會長王仙女士,於201385日在睡夢中與世長辭。
    王仙女士,本名王玉傑,湖南省人,她曾就讀香港珠海書院文歷研究所,到臺灣後擔任自立晚報記者,並在醒吾商專、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擔任國文講師。後來到越南擔任堤岸鳴遠高中國文教師因越戰激烈,她又轉往香港良友出版社擔任主編,香港福音電臺主播,香港蘇浙公學教師。後應天主教神父趙雅博之邀,到紐約創辦鳴遠中文學校。1980年在紐約華語電臺製作「早晨的公園」,擔任主播十二年。來洛杉磯後在中華之聲主持文藝與王仙節目二十餘年,是洛杉磯僑界知名人士。
    王仙女士一生著作很多她的《情之鍾》一書曾獲臺灣文藝協會文藝獎,另一本《春在黃河》獲海外華文著述獎。
    王仙女士於2003年至2007年間,擔任兩屆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會長,王仙的逝世是南加州文壇與僑界的損失文友們均深感婉惜和哀悼!

 
 

本會資深會員 徐麟泉文友
十月二十五日與世長辭 享壽八十歲

 
 

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資深會員徐麟泉文友,於2013年10月25日在療養院晚餐後,在安睡中安詳去世,享壽八十歲。其安息禮拜已於2013年11月1日下午二時,再阿罕布拉市世界中華殯儀館舉行,安息主懷。
徐麟泉先生台灣嘉義人,生於1933年6月2日,1957年與蔡貴珠女士結婚,育有二女一男,皆已成家立業。徐先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任全美台美商會創會理事,南加州台美商會創會理事,羅省中國城獅子會會長,1983年10月帶領台灣工商界人士訪問中國大陸,開創了台商訪問大陸的先驅。最近幾年,因肝硬化和腦血管出血,身體虛弱較少在社區活動出現,但仍盡量出席作協雅敘會和週年慶活動。


 
 
↑徐麟泉(右)雅敘會時與張玉池合影   ↑徐麟泉展示馬總統贈送的「壽」字
 
 


加州橙縣☆梁柳英悼文

悼念藝術學博士楊隆生先生

    楊隆生先生於美國南加州洛杉磯,2013年9月22日溘逝享年98歲。他與世長辭消息傳達寰宇,全球僑社團體中外各界人士,咸感悲傷惋惜。我更在沉痛哀思下寫出輓聯悼詩:

         敬致楊隆生博士
    隆德高風  領益無期  鶴羽歸真留著述
    生榮死慟  求知有館  聲名顯赫耀門楣

         悼念楊隆生博士千古
    噩耗驚聞痛悼深  展箋淚下黙長吟
    平生厚道存忠膽  在世為人著善心
    音問已從迴雁絕  唱酬竟逐夕陽沉
    羊城立舘垂寰宇  譽播名留話古今

                    (註)廣州羊城有創立楊隆生藝術館

  楊隆生先生屬廣東大埔縣,幼年隨家人僑居星加坡,自小酷愛書法喜好畫畫,16歲承蒙庭訓返國學習中華文化並參軍。這位受人尊敬德高望重老將高山仰止,行為行止,是一位端嚴慈祥,不苟言笑,卻是即之也溫,觀之也誠,真藹然仁者也。一向熱心社團工作,擔任要職:

    大埔旅美同鄉創辦人兼聯誼會長
    中華藝術學會創辦人
    中國書畫研究會會長
    洛杉磯粥會會長
    晚芳詩社名譽顧問
    日本水墨畫會評審委員
    北美南加州寫作協會名譽㑹長
    國際華奇會榮譽會長
    廣州羊城楊隆生藝術館創辦人

    楊隆生先生定居洛杉磯27年,屬一位書畫詩詞,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亦是中國畫壇,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齊白石的入室弟子)。處世平易近人,個性豪爽,對社會公益事業竭盡心力。四川大地震那年,曾以「馬」為主題,畫了100幅畫,義賣籌款救災,善行義舉深受人們景仰愛戴,有著愛國畫家讚譽。不但對國家民族意識觀念深厚,同時重視創作。

    2010年春節於南加州愛蒙提巿僑教中心展示㕔,舉辦畫展時,用畫筆畫成99朶梅花圖畫祝福大家「虎年新春吉祥」。2011年11月3日當澳大利亞的中國文化年,又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他希望能讓更多澳洲民眾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中國藝術,故毅然前往參加,並在悉尼舉辦珍藏展覽會。

    經常網上瀏覽時,可見到楊隆生先生的精品傑作。尤其他的木刻版畫,曾選送至英,法,蘇,印度等國展出,頗受藝壇重視很有珍藏價值。令人觀賞中精神境界舒暢,對學術方面能有所裨益增加見識。我因此更領悟到:「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決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費」。

    楊隆生先生的生命歷程,實在活得很充實精彩,創立了很有意義事蹟,精神不滅典範長存,遺留下來詩魂永繫,生前的一切一切.....更令我們縈懷憶念。而今願他老人家在神的國度極樂世界,享受黃金屋碧玉城安息主懷。並為親友及家人們祈求:得主恩福。特此黙念祝禱。

                             寫於南加州橙縣安納罕巿
                          2013年 9月22晩上七時


 

 
 

本會北歐遊輪文學之旅團   五月十一日出發‧月底返回
順道參加歐洲華文作協21週年柏林年會

由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吳宗錦會長帶隊的「北歐遊輪文學之旅團」,將於五月十一日出發,搭機飛往丹麥哥本哈根,搭乘十二萬噸級「翡翠公主號」遊輪,前往挪威、德國、愛沙尼亞、俄羅斯、芬蘭、瑞典,先進行一趟北歐波羅的海遊輪之旅。然後前往德國首都柏林,出席歐洲華文作家協會21週年年會,會後有一趟德東文學之旅,探訪德國文豪故居、舊地,行程非常豐富多采,希望能滿載而歸。

    南加作協「北歐遊輪文學之旅團」將於五月三十日結束行程,於五月三十一日從哥本哈根搭機返美。



 
 

驚傳營志宏律師四月二十八日病逝
《文苑》刊出他投稿的「少年Pi與大老虎」成絕響



洛杉磯僑界名人、南加州中國大專聯合校友會前會長營志宏律師,今天(5日)驚傳他於上週日(4月28日)因病逝世,消息傳來讓眾多好友、同學大吃一驚,均感詫異與不捨。
營志宏於今年二月剛剛加入「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成為正式會員,還在今年三月出版的2013南加作協會刊《文苑》雜誌,投稿刊出一篇觀看李安電影「少年Pi與大老虎」的感想,沒想到竟成為他的最後絕響。
營志宏先生,台大畢業,政大碩士,美國法律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美國聯邦及加州律師。著有《美國移民法》、《護國軍》、《立法院風雲》、《營志宏評論》等書。曾獲時報雜誌第三屆評論文獎。

 
 
 



公主遊輪~翡翠公主號 2013/05/12-05/23  (十二天十一夜遊輪)
波羅的海遊輪之旅(丹麥、挪威、德國、愛沙尼亞、俄羅斯、芬蘭、瑞典)

為籌劃出版2013年《文苑》雜誌
   本會會刊編輯委員會增設編輯委員
本會會刊2013年《文苑》雜誌訂於明年初出版,為方便稿件邀集、爭取經費(廣告和發行)、編校等工作,吳宗錦會長擬增設編輯委員四名來協助相關工作,由吳會長提名:余國柱、李宗倫、臧蓓、符兆芬等四位會員出任,業經本會第13屆第七次理事會於9月21日正式通過。
增加陣容後,本會「會刊編輯委員會」成員共十一位:吳宗錦、顏文雄、楊綺真、梁柳英、田文蘭、李鶴崑、帥艾青、余國柱、李宗倫、臧蓓、符兆芬。

 

↑本會第13屆第七次理監事會議舉行時合影。


*恭賀 中國大陸華文作家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0月11日揭曉,由中國大陸作家莫言摘得桂冠。現年五十七歲的莫言是首位以中文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也是繼2000年法國籍大陸作家高行健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作家。
瑞典皇家學院在得獎頌詞中,推崇莫言「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時事以魔幻寫實手法融於一爐」。莫言主要作品包括《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其中,《紅高粱家族》在一九八八年被大陸導演張藝謀改編成電影《紅高粱》;《蛙》在去年獲得中國大陸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勞》等三本巨著,曾由瑞典漢學家陳安娜女士翻譯成瑞典文,在瑞典出版,受到很高的評價。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縣。少年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入伍,曾就讀解放軍藝術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退伍到地方報社工作。莫言曾表示,當初他之所以選「莫言」當筆名,除了想提醒自己少說話,免得招惹麻煩之外,主要也是為了隱瞞真實身分,因當時他人尚在軍隊服役。莫言自一九八○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作品融合鄉土文學和魔幻寫實主義,被歸類為「尋根作家」。也有媒體說,莫言屬於中共解放軍培養的「軍旅作家」。


Google無限小說網可點閱《終極抗衰老計畫》
    是本會楊綺真副會長和陳有為財務長合著著作

本會監事兼財務長陳有為最近發現,在Google的「無限小說網」,可以在網上看到《終極抗衰老計畫》的全文。這本書是本會副會長楊綺真與陳有為合著的,於2008年9月在北京出版發行簡体字版。這本書的正體字原版,書名是:《e世紀最新抗老概念》,原在台北出版,卻榮獲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推薦,並獲台北僑務委員會頒獎。
上網Google的「無限小說網」,先點外國小說第23頁,再點「終極抗衰老計畫」,即可下載全文,免費看這本書的全文。這本書從2012年1月1日至7月27日止,點閱人數已經達到29,613人次。有興趣閱讀本書的文友,不妨上網點閱。(2012/8/11)


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 東地中海遊輪之旅
    八月廿五日啓程 暢遊義大利、希臘、土耳其

    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為促進會員情誼,並探訪歐洲古文明,特安排一項「東地中海遊輪之旅」,訂於八月二十五日啓程,飛往永恆之都羅馬,搭乘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十四萬噸級的「海洋領航號」(Navigator of the Seas),前往義大利西西里島、土耳其的庫薩達西、希臘雅典、和克里特島。


    遊輪將首先停靠西西里島的麥西娜港(Messina),探訪這個神秘的地中海最大島嶼,然後航向充滿希臘神話故事的愛琴海,首先拜訪土耳其的度假勝地庫薩達西(Kusadasi)和十一世紀古城艾菲索斯(Ephesus),之後探訪希臘雅典,和克里特島(Crete Island),最後再回到羅馬,遊輪八天七夜,全程十天九夜。
有意參加這次東地中海遊輪之旅的會員和文友,可洽吳宗錦會長詢問詳情,電話:(626)446-7288,或e-mail至:cwasc2011@gmail.com。
(2012/7/30)


 

四位會員同一天在世界日報刊出投稿

朱興邦文友在中風前,常在世界日報「南加論壇」發表意見,他也常鼓勵本會文友以「南加論壇」為園地,多多投稿發表文章。7月15日世界日報B12頁的南加論壇正巧刊出本會四位會員的投稿,分別是蔣洪寬顧問的〈釣島主權美勿養虎為患〉、劉遐齡顧問的〈期勉蘇貞昌勸戒民進黨〉、楊遙(遠方)的〈兩岸保釣〉、和段建華的〈美國門牌號碼的內涵〉。朱興邦文友閱報看到一定會很高興。
像這種同一天刊出四位本會文友的投稿,在今年元旦當天的世界日報B8頁「南加論壇」也曾出現過,當時朱興邦還特地把一份那一頁的報紙剪下來寄給吳宗錦會長存查。那一天刊出的文章有:蔣洪寬顧問的〈美台關係重要里程碑〉、朱興邦的〈悍馬無敵正必勝邪〉、吳宗錦會長的〈姓名預測大選結果〉、和楊遙(遠方)的〈迎新年〉和〈金正日過逝〉兩篇七言短詩。(2012/7/18)


興邦文友親筆來函

剛自台北帶回兩箱《文苑》雜誌的吳宗錦會長,就看到一封朱興邦文友寄來的信函,雖然字跡有些難認,但出自因中風正在復健中的文友,非常難能可貴,閱之令人感動,特將此信公開如下:

吳會長:
病困中承吾兄偕嫂夫人、國柱兄專程探訪,並帶來文苑廿五週年特刊,與無限溫情,尤以嫂夫人憐惜的眼神,印象深刻。

  本期文苑果然不同凡響:

  1. 封面設計,超凡出俗,富有創意。兩枝大筆,正是創會追求的春秋之筆。
  2. 名人題詞為文,恰到好處,十分得宜。
  3. 作品圖文並茂,可讀性高,並附作者簡介。
  4. 廣告不多,設計精美。
  5. 編輯力求完美的精神已為文苑開創新格局,為文壇樹立了新典範。

吾兄有文提及嫂夫人失憶症,我覺得她並無異狀。在我看來,她是賢妻良母。
吾兄是成功的會長,請接受我的敬意。

弟 興邦 拜上
2012. 7.4. 16:00

    自從朱興邦文友中風的消息在本會網站披露後,有很多文友表示關心,都希望能夠幫助朱興邦復健。曾吉林理事想教朱興邦做氣功,幫助他復健效果更佳。李宗倫秘書長建議吃一種含脢的健康食品,可助腦部復健。陳有為監事建議喝六角水,以達到更佳復健目標。陳有為介紹新入會的徐濟仁中醫師,也建議用新療法來幫朱興邦復健。
吳宗錦會長表示,看到朱興邦能提筆寫字,文思清楚,還能充分表達意見,讓人感到欣慰,祝福他能早日康復,再度為文撰稿,希望下期文苑能刊出他的作品。(2012/07/16)

   

朱興邦中風後復健情況佳‧會長等人前往探
   
住在爾灣的會員朱興邦文友,於今年三月中旬突然中風,經住院治療兩個月,回家復健一個月後,身體情況已進步許多,吳宗錦會長和夫人,與余國柱理事、陳有為監事,於七月一日上午代表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前往朱府探視,看到朱興邦文友復健有成,已能用語言對答,大家均感欣慰。

 

↑中坐者為朱興邦,右一陳有為,左一余國柱,後排中為吳會長和夫人。

朱興邦是本會非常熱心的一位資深會員,對本會熱愛有加,經常對會務提供各項建言,也常在世界日報「南加論壇」投稿,表達自己對各項事務的看法。今年二月他還向吳會長建議應恢復出版本會會刊《文苑》,並設立「百花園」文友園地,讓會員有發表作品的地方。沒想到他在三月中旬突然中風。
今天吳宗錦會長專程帶一本五月剛發行的最新一期《文苑》雜誌給朱興邦,並向他報告「南加作協網站」也已於六月二十八日上線,設有文友園地「百花園」可供會員發表作品,朱興邦聽後非常高興,當場拿出兩百元繳交「永久會費」,讓在場幾位都非常感動。



孫浩倫助選有功 獲頒華夏三等獎章

本會會員孫浩倫,也是中國國民黨美西學人分部常務委員,因對今年台灣總統暨立委選舉助選有功,或中國國民黨海外部推薦,業經國民黨中央同意核頒中國國民黨華夏三等獎章,給予表揚。
頒獎典禮於六月二十七日(星期三)下午十六時卅分,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十二樓(台北市八德路二段232號)由馬英九主席親自頒授獎章。

媒體盛大報導「詩人節詩詞欣賞會」消息

由予馨主持的AM1370「城市追踪」訪談節目,於6月26日上午九時至十時,訪問了本會吳宗錦會長,詳盡地介紹了本會於6月23日舉辦的「端午詩人節詩詞、新詩與春茶欣賞會」全部過程,引起聽眾的廣大迴響。本次詩詞欣賞會是南加州歷來最成功的一次詩人節盛會,6月24日的「世界日報」南加版以重要篇幅刊出這項活動照片與新聞。

徐麟泉八十大壽 獲馬總統頒贈「壽」匾

本會會員徐麟泉剛剛過「八十大壽」,他女兒擺酒席幫他慶祝生日,但是徐麟泉不想驚動文友,所以只請了兩桌,宴請少數親友。徐麟泉最高興的是,馬英九總統贈送給他一個非常精緻的「壽」匾,讓他覺得過去一直給馬總統、馬市長、馬部長的長期建言,是非常值得的!而且馬先生現在貴為總統,仍然沒有忘記他這位老朋友,可見馬總統是一個很念舊的人。他呼籲大家,不要再隨便就罵馬總統了,應該讓馬總統放手去做事,一定會有好成績表現給大家看的!
徐麟泉最近幾年跟癌症博鬥,人消瘦了不少,但仍精神奕奕地參加本會各項活動,而且每次都邀請朋友一道參加。他是一位非常熱心的會員,他最近為本會介紹了二位新會員。

宋久瑩新作〈守護〉發表在世界日報副刊    

本會六月份新入會的會員宋久瑩勤於筆耕,經常有作品在報上發表,6月24日的世界日報副刊,又刊出她的一篇近作〈守謢〉,她以2,700字的散文來敘述他父親如何守護她母親,感悟自己「活到中年才真正能體會這樣平實珍貴的感情;這份守護之情,在人生的旅途上,……靜靜地陪伴著……我。」
宋久瑩,1981年台大動物系畢業,來美深造改習電腦,獲Cal. State Long Beach電腦碩士學位,從事電腦管理工作。

「終身榮譽會員」與「永久會員」名單

本會自從於今年一月二十八日會員大會通過增設「終身榮譽會員」與「永久會員」以來,至六月中為止,已有二位終身榮譽會員:郝亦塵、吳宗錦;共有二十四位永久會員,依繳交兩百元永久會費順序是:帥艾青、顧衍時、連榮吉、符兆芬、梁柳英、李鶴崑、田文蘭、王倫德、廖聰明、余國柱、臧蓓、曾吉林、李宗倫、羅思凱、劉遐齡、李佩蘭、楊泰鵬、祝愛娟、王若霖、游芳憫、顏文雄、楊綺真、楊華沙、蔣洪寬。另外本會有五十位普通會員。普通會員入會費$10元,年會費$20元,年度結束前補交$180元,即可成為「永久會員」。一次繳交$1,000元則成為「終身榮譽會員」。